四川特产零食有哪些广安的特产是什么

  • 2023-07-28
  • John Dowson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动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业转化,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四川特产零食有哪些广安的特产是什么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动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业转化,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去年以来,农工委多次组织协调部分市会组员及部分代表对我市特色农业(种植业类)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和调研,摸清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我市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及有利条件,并就推进我市特色农产品科学发展提出了相关针对性建议。

  总的来看,我市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做大做强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蚕桑、高芥酸油菜、紫薯等优势种植产业,逐步形成具有绵阳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布局。

  (一)蔬菜。全市2014年种植面积130.14万亩(复种),产量约233.83万吨,产值约68.48亿元。涌现了一批如江油苏溪折耳根、武都香葱、厚坝生姜,游仙木龙观胡萝卜、国春芦笋、经科食用菌,安县魔芋、北川花魔芋、平武和北川高山蔬菜等区域特色蔬菜品牌。特别是涪城区通过科学规划强基础 成片流转促发展的模式,通过依托绿鑫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专合组织,积极引进原香农业公司、鸿宇农业公司、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按照“聚集资源、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原则,逐步建成了以蔬菜产业为主的的杨关产业带和玉关产业带,形成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合作发展模式,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并通过“农超对接”模式,不仅让产业带内的农产品“种得出”,而且还“卖得脱”和“划得着” 。

  (二)水果。全市水果2014年种植面积45.1万亩,产量约54.6万吨,产值约计25.48亿元。具有绵阳区域特色水果品种有:三台崭山米枣、北川海沃特和红阳猕猴桃、平武果梅、江油青林口白花桃等。特别是江油市在新安建设现代农业公园,把猕猴桃、葡萄等水果种植作为公园建设的主导产业,采取政府投资搞好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和招商,引进都江堰依顿农业公司等一批农业企业,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形成了在四川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水果产业园区。

  (三)中药材。全市2014年中药材种植面积12.76万亩,产量约9.2万吨,产值约21.19亿元。具有绵阳区域特色的中药材品种有:江油附子、平武天麻、平武厚朴,三台县涪城麦冬产量占全国麦冬产量的60%左右。

  (四)茶叶。全市茶叶2014年种植面积21.7万亩,其中平武13.46万亩,北川7.24万亩,产量约2.58万吨,产值约1.87亿元,加工产值约为8.8亿元。具有绵阳区域特色的历史茶叶品种有北川苔子茶(唐代时为四川的八大名茶之一)和平武大窝茶(“龙州青丝”宋代时被钦定为贡品)。产出“平武绿茶”、“佛泉”、“西羌清明”、“禹露”、“羌山雀舌”、“羌城”等众多品牌。

  (五)蚕桑。全市蚕桑2014年种植面积22.1万亩,主要分布在游仙、涪城和梓潼,农民茧款收入2.97亿元。通过 “桑、蚕、粪、沼、菜”等种养循环模式推广示范和“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探索建立,蚕桑产业化经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涌现了涪城天虹丝绸,游仙茧丝绸公司、仙力丝绸公司,梓潼绿神公司、四川圣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带动能力强和带动实效显著的龙头企业。

  (六)高芥酸油菜。芥酸油菜是当今世界上工业芥酸的唯一来源。全市高芥酸油菜2014年种植面积11.9万亩广安的特产是什么,产量约2.3万吨,产值约1.27亿元。预估在未来5年内,全球芥酸年需求量将约10万吨。绵阳高芥酸油菜产业现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建立了高芥酸油菜从研发、生产到加工、出口的完整产业链条。西普、日普公司年加工高芥酸油菜籽加工能力4万吨,其芥酸产量占全球份额的18%,占国内市场80%。

  (七)紫薯。紫薯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具有显著地抗氧化和防衰老功能,在世界各国受到广泛关注。绵阳市农科院成功育成了适合我市生态条件的紫色甘薯品种绵紫薯9号,迅速在全市进行推广,种植效益显著。全市目前种植面积约2万亩左右,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近年来,我市以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落实责任,明确分工,注重协调配合,突出重点,细化措施,强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创新工作思路。全市以“政府主导、农体、市场导向、业主引领”的基本思路,通过采取“政府扶持合作社、业主进入搞示范、大户种植为引领、农户生产签订单”的发展模式,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种植示范基地,突出培育种植大户,辐射引领农户参与发展主导产业四川特产零食有哪些。

  (二)大力整合涉农项目四川特产零食有哪些。全市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对优势特色产业投入的稳步增长;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仅2014年上半年,全市就整合各类资金约5亿元用于扶持生产和基地建设;同时,全市积极研究和探索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强力推进产业基地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四川特产零食有哪些。

  (三)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种植技术培训工作,全市深化与省农科院、川农大、西科大、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和品种引进推广,大幅提高了全市农户特色农产品种植技术水平。同时,充分利用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载体,采取专题培训、分级培训、田间培训等多种形式,围绕标准化种植、节本增效、农机农艺结合、绿色防控等内容,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全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健全农业标准体系。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加快农产品品牌化进程。全市目前拥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238个,基地面积约130万亩,并先后培育出了崭山米枣、光友粉丝、清香园、平武茶叶等一大批国家驰名及省级著名商标。

  (五)大力扶持专合组织。充分利用财政项目支持、示范社创建奖励、科技培训指导等有效措施,完善、规范、壮大专合组织;大力支持各组织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协助专合组织、种植大户与大的市场和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解决产品卖难的风险,极大地拓宽了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全市已发展了14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0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和93家市级示范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

  通过深入调研,我们感到,我市的特色农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广安的特产是什么,我市特色农业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制约因素和诸多难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由于我市大的农业龙头骨干企业不是很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不是特别明显,2013年省级种植业龙头企业只有190家,销售收入仅为88.32亿元,实现利润仅为5.34亿元。并且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在有效对接上还不是很流畅。正是因为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相互脱节,多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只是产品买卖关系,没有“合为一体”共同参与市场竞争,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不强。

  (二)加工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由于全市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科技研发不足,设备投入简单落后,只能加工生产盐渍、烘干、罐头等初级产品,生产出来的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差,出口创汇受限,导致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也影响了区域辐射示范带动效应。目前,全市特色农产品年加工量不到年总生产量的20%,其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加工能力还有较大潜力可以挖掘广安的特产是什么。

  (三)生产模式亟待转型。我市特色农产品产业目前仍是以手工操作和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的传统原料种植生产模式,因其门槛进入低,劳动强度大、种植品种单一、栽培技术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低等缺点和受农村青壮劳动力短缺、市场价格波动大、抗风险能力弱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小农户种植效益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影响了农户种植积极性,也对全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四)资金瓶颈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许多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反映,当前资金瓶颈制约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产品开发、加工车间修建、设备添置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大多数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异常艰难,只能靠自身滚动发展。

  (五)标准化程度不高。质量标准检测监测体系滞后,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产品标签标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不广,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不快,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缓慢,一批优势农产品标准尚未建立等,制约着全市特色农产品长远发展。

  (六)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基层科技服务和推广体系不健全,检测设施落后,手段单一,超前服务能力和水平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为农民提供指导。新品种、新技术科研费用少广安的特产是什么,缺乏系统性选育筛选、引种试验保障机制广安的特产是什么,加之农户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掌握力较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较为缓慢。

  针对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市农工委提出,必须切实增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紧迫感,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定不移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一)强化规划引导。建立协调机制,共同研究解决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全盘谋划特色农产品初级生产、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出口创汇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大生产发展格局。同时,根据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区位交通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搞好区域布局,明确特色优势、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确保规划科学实用,长期有效。

  (二)增强示范引领。坚持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平台和抓手,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高产优质示范创建,点面结合,共同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加大校企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新品种实验培育、引进试种、扩繁推广、布局扶持,加速良种替换步伐,不断提高品质、增加收益的同时,逐步降低种植栽培成本;积极探索推广适宜种养循环模式和粮经复合型栽培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资金投入,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种植的设施装备水平,实现在减少劳动力资源投入的情况下,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由低技术、低效益向高技术、高效益转化。

  (四)注重资金整合。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打捆使用,抓好示范基地建设;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龙头企业投入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构建“公司+基地(专合社)+大户”的经营发展模式,促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进程加快;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投入,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重点推行特色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争创省(市)级名牌和著名商标、国家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以及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并通过政府搭台、展示展销、宣传推介、招商引资等政策措施,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加展销会、推介会,进一步提高我市特色农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我市名牌产品竞争力;利用绵阳区位优势,对外加强与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批发市场的联系合作,对内注重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新型营销模式的推广,以紧密联系市场推进基地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健全。

  (六)抓好政策配套。要根据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周期、风险、种植技术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产业、不同环节的政策,长期持续大量有序给予财政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基地建设、产业延伸、品牌打造、科技服务等方面要积极给予扶持引导,重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逐步扩大特色农业保险范围和区域,不断提高特色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同时,按照“企业引导、农户自筹、政府扶持、信贷支持”的原则,制订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措施,逐步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提高特色农产品产业整体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具有绵阳特色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

  (七)做好资源保护。建立品种资源库,加快建设我市特色农产品品种繁育体系。加大野生资源驯化和新品种开发力度,以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新品种增加效益,同时要加大野生品种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使之家喻户晓,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