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曾经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 “一干多支” 的发展战略, 强调要充分发挥成都作为中心和主干城市的带动作用,同时形成多点多极的联动格局,着力解决四川区域协调发展不足的问题,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并确定了绵阳、德阳、 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七个区域中心城市
四川省曾经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 “一干多支” 的发展战略, 强调要充分发挥成都作为中心和主干城市的带动作用,同时形成多点多极的联动格局,着力解决四川区域协调发展不足的问题,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并确定了绵阳、德阳、 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七个区域中心城市。但是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从科学的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来看,从来没有一个省会设立七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一个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最多只能设置四个,超过四个就等于没有副中心城市了。
去年四川省提出把绵阳市、宜宾—泸州、南充—达州打造成省域副中心城市,但是这里有两对城市是组合型的,实际上还是五个城市,仍旧不够科学。因此四川各市gdp排名,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一是应该按照四川省的中心城市成都市来重新划分川东川北川西和川南区域,并将川北中心绵阳市、川东中心南充市、川南中心宜宾市和川西中心西昌市设为四川省域副中心城市,形成“一主四副”的四川省城市体系,这样更有利于四川省的均衡发展,并培育出四个具备在全国竞争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自从20年前湖北省首次提出省域副中心城市理念及确定襄阳市和宜昌市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后,我国很多省份都先后明确了各自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比如广东省明确湛江市和汕头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苏省确定徐州市为省域副中心,云南省明确曲靖市为省域副中心,河南省将洛阳市和南阳市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山西省确定长治市和大同市为省域副中心,陕西省宝鸡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安徽省明确芜湖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目前经济状况,青海省把格尔木市和海东市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把喀什和伊宁确定为自治区副中心城市,湖南省的岳阳市和衡阳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贵州省明确遵义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赣州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然而四川省却一直没有明确省域副中心城市,尽管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市和经济实力迫近第二强的宜宾市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但是四川省委仍旧在五年前也就是2018年时提出要在全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也就是确立绵阳市、德阳市、乐山市、宜宾市、泸州市、南充市、达州市这七个城市为四川省的区域中心城市,鼓励和支持这七个区域中心城市中有条件的城市争创四川省域经济副中心,扶持和巩固成都市的中心城市地位,共同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金字塔”型城市体系。
四川省十四五规划也进一步明确绵阳市、德阳市、乐山市、宜宾市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泸州市、南充市、达州市这七个城市为区域中心城市,并没有确定哪一座城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或者四川省经济副中心。所以这七座城市一直都在暗自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尤其是宜宾市这几年经济发展不断加速,已经快要追赶上四川省经济第二强城市绵阳市。尽管2023年第一季度宜宾市只有759.1亿元,被绵阳市的865.2亿元再度拉开差距,但是未来宜宾市真有可能超过绵阳市成为四川经济第二强市。
经过四年时间的争夺,终于在去年也就是2022年5月27日,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首次明确了四川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分别是绵阳市、宜宾—泸州、南充—达州。原文为:“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四川各市gdp排名。虽然宜宾和泸州四川各市gdp排名、南充与达州是两对组合型省域副中心,但实际上是绵阳、泸州、宜宾、南充、达州是五个城市,仅仅比曾经的七个区域中心城市(绵阳市、德阳市、乐山市、宜宾市、泸州市、南充市、达州市)少了乐山市和德阳市两个城市,准确地说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因为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的认知,省域副中心城市数量应在1至4个,不可以超过4个,超过4个就不能叫省域副中心城市,而只是区域中心城市。
从四川省的城市分布来看,目前四川省确定的绵阳市、宜宾—泸州、南充—达州太这几个省域过于偏川东和川南,只能辐射川东地区和川南地区,对广大的川西和川西南(攀西地区)根本没有任何辐射带动作用,根本发挥不了省域副中心作用。如果让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来选择四川省域副中心城市,我觉得数量应该控制在四个为宜,毕竟四川省属于我国面积和人口“双重大省”,相比湖南省、湖北省、广东省的2个省域副中心和山西省的3个省域副中心,四川省可以适当增加1个达到4个。
如果从四川省的城镇空间上看,四川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应该在川北、川东、川南、川西南(含川西)这四个大片区各选择一个城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应该对现在的川北、川东、川南、川西、川西南做一个说明。曾经四川省被分为四个省级的行署区,也就是根据四川盆地内地州市的方位而划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个区域,建国初期设立的四个行署区即川东西南北4大行署区驻地分别为:川东行署区驻重庆黄桷垭(后迁北碚)、川西行署区驻成都、川南行署区驻泸州,川北行署区驻南充。1952年,四大行署区又合并为四川省。
但是后来川东地区的重庆直辖后,四川省的川东地区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目前的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应该以四川省会成都市为中心,围绕成都市划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也就是成都市北面的绵阳市、德阳市、广元市和阿坝州区域应该作为川北地区,成都市东面的遂宁市、南充市、巴中市、达州市和广安市应该作为川东地区,成都市南部的眉山市、乐山市、宜宾市目前经济状况、泸州市、内江市、自贡市、资阳市作为川南地区,成都市西边和西南边的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雅安市应该作为川西地区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
按照以上新的川东川西川北川南地区划分,可以各选择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这样四川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就可以确定为四个。首先来看看川北地区,整个川北地区有绵阳市四川各市gdp排名、德阳市、广元市,其中经济实力和城市规模最大的城市就是绵阳市,长期以来都是全省第二大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首选城市;德阳市太过靠近成都市,其本身就属于成都都市圈和成德眉资一体化范围的城市四川各市经济,所以德阳市不可能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广元市靠近省界区域,且城市规模和经济总量相比绵阳市就太小了;在整个川北地区只有绵阳市具有辐射带动空间,应该选择绵阳市为川北中心城市。
第二是看看川东地区,川东地区目前有遂宁市、南充市、巴中市、达州市和广安市五个区域中心城市,其中遂宁市距离全省中心城市成都市过近,不可能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巴中市和达州市都靠近省界处,辐射空间有限,且城市规模和经济总量不够大;广安市则位于川渝边界区域,属于重庆都市圈范围的城市,所以广安市也不可能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第三是川南地区,川南地区主要有眉山市、宜宾市、泸州市、资阳市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乐山市、内江市、自贡市七个区域中心城市,其中眉山市和资阳市都属于成都都市圈和成德眉资一体化区域,不可能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泸州市太过于靠近重庆市,也属于重庆都市圈范畴,不可能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内江市和自贡市除非合并成一座城市,否则无法做大做强;乐山市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较弱,无法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目前经济状况。因此,川南地区最合适作为省域副中心的城市是宜宾市。
第四是川西地区(包括川西南地区),这个区域内主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攀枝花市、西昌市(县级市)、雅安市、康定市(县级市)这四个城市,其中康定市和雅安市都是小城市,康定市甚至只是袖珍城市,绝不可能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攀枝花市偏居川滇边界区域,辐射不了四川省的城镇,所以攀枝花市也不可能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虽然西昌市只是县级市,但是位于四川省仅次于成都平原和峨眉平原的第三大平原安宁河谷的西昌市,发展空间比较大,且目前西昌城市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未来如果给予充分的政策和项目支持,肯定能发展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根据四川省各个城市的辐射半径,我们得到四川省的经济中心和七个潜在经济副中心的辐射半径。从整体来看,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市的辐射范围最大,覆盖了整个成都平原和全省区域,甚至能够辐射整个西部地区,包括新疆、新疆兵团、甘肃省、和云南省都有很多人选择在成都市生活定居,可见成都市的辐射空间十分广阔。
但是川东北经济区、川西北经济区以及攀西经济区的大部分地区还在成都的辐射范围之外。特别是攀西地区的攀枝花市,完全处于成都的辐射半径之外。从局部来看,川南经济区的两个潜在经济副中心,其辐射交叠范围较大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同时两个城市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相互间经济联系较强,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其经济集聚度仅次于成都平原经济区的3个潜在经济副中心。
受—体化的影响,成都平原经济区三个潜在经济副中心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辐射半径基本能覆盖本地区的大部分领域面积,但是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较小。在这3个城市中,乐山市的辐射半径最小,地理上未与省会成都市接壤,不能充分受到成都市的辐射作用可能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川东北经济区的达州市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本处于经济中心成都以及其余六个潜在经济副中心的辐射范围之外。同时,川东北经济区内部的两个潜在经济副中心的辐射半径也没有较大的交叠区,相互间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从经济集聚水平来看,中心城市成都的经济集聚水平最高,接近七个潜在经济副中心经济集聚度的总和。受成都经济发展的影响,成都平原经济区的3个潜在经济副中心的经济集聚度较高;川南经济区的两个潜在经济副中心紧随其后,川东北经济区的两个城市处于七个潜在经济副中心的垫底状态。
从辐射带动能力来看,受七个潜在经济副中心自身发展因素的影响,其辐射带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成都由于其、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其经济辐射能力最强,辐射半径最远,涵盖了整个成都平原经济区,但是对于川东北地区、川西北地区以及攀西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还是相对较弱。川南经济区两个城市经济联系较强,且辐射能力较强,宜宾的辐射半径达到了108千米,基本涵盖了整个川南经济区。川东经济区两个潜在经济副中心的辐射能力基本停留本地区,对周边的影响较小。南充的辐射半径仅能覆盖到南充本地和广安的部分地区,而达州、巴中、广元基本处于辐射带动范围之外:达州的辐射带动能力强于南充,其辐射范围涵盖了广安、南充、巴中,但是其辐射范围对于整个川东北地区的幅员面积还相对较小。
为进一步发挥首位中心城市与经济副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此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四川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建议将川北中心城市绵阳市、川东中心城市南充市、川南中心城市宜宾市、川西中心城市西昌市设置为四川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从而形成“一主四副”的四川省城镇体系。
一是把西昌市从凉山州划分出来单独升格为地级市,并由四川省的省委或副省长兼任绵阳市、西昌市、南充市和宜宾市的市委。每个省都有一些重要城市的市委是由副部级的省领导兼任,其中必然包括省会城市和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第二的城市。副省级实职领导(省委、省委、副省长、省会主任、省政协主席)兼任地级市的市委,是对一个地级市的重视,有利于这座城市的发展。因此,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假如能够把绵阳市、宜宾市、南充市和升格地级市的西昌市设为四川省域副中心城市,那么可以考虑由副省级实职领导兼任这四座城市的市委,增强其地位。
二是增强绵阳、西昌、南充、宜宾四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度。从整体来看,中心城市成都与潜在经济副中心的经济集聚度处于不同的数量级,潜在经济副中心的经济集聚度处于差距不大、但是整体集聚程度偏低。川北中心城市绵阳市由于距离中心城市较近四川各市经济,经济集聚水平仅次于成都市,区内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川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宜宾市由于积极融合“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基本覆盖全区域,但是对于其边缘地区的辐射能力还有不足;川东中心城市南充市由于经济集聚较低,对周边辐射能力较弱。因此,应该明确绵阳市、西昌市、南充市和宜宾市这四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省域副经济中心地位,增强其城市经济集聚度,扩大其辐射影响力。
三是缩短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距离。根据引力模型,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是一定的,但是受地理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直线距离并不能反映经济距离四川各市经济。从经济集聚水平来看,绵阳、西昌、南充和宜宾都是各区域的地理几何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空间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因此,应从加强省域副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城市之间的交通路网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加快物质流、信息流的运转。
四是从省域角度规划各经济区的产业布局,明确各地区的发展定位。从产业的角度加强区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增强辐射能力,扩大辐射范围。成都现在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水平。在成都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成都周边的各个城市应根据自身条件,积极承接成都的转移产业。宜宾在应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发展临港经济和通道经济,将其建设成为中心城市成都的生产要素配送、物流集散的中心,成为成都融入“长江经济带”的突破口。其他三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应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加入产业分工的不同环节,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