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
中华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上海曾大量支援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上海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成立上海自贸区,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在世界金融四川省是什么地位、商贸及交通领域亦取得重要地位,入选GaWC的国际大都市名册,2020年全球排名第5名。上海港是世界规模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上海证券交易所作为中国三所证券交易所之一,市值排名世界第四位。
约7000年前,上海西部已形成陆地,东部地区则为近2000年陆续形成。上海境内最早的人类文明遗迹可追溯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有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文化的遗迹。公元4至5世纪时的晋朝,松江和滨海一带即有渔民聚集,逐渐发展为一个渔港和商贸集镇。唐天宝十载(751年),设立华亭县,隶属苏州,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今浦东新区航头镇北部),此为松江建城之始。
宋时商贩云集,今上海境内已有上海市(集市)这一称呼。咸淳三年(1267年),嘉兴府华亭县于上海浦(松江的一条支流)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格为府,并于翌年更名松江府,辖华亭县。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8月19日,元政府析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两岸的长人、高昌、北亭、新江、海隅五乡二十六保,设立上海县,隶属松江府,标志着上海有独立行政建制之始。至明嘉靖三十二年,筑起上海城墙。至明代时,上海县归属南直隶松江府,当时松江府据称“松江税赋甲天下”,已较为繁荣。清袭明制,上海县先归属江南省松江府,江南分省后归属江苏省。
1911年11月3日,上海光复。自1912年中华成立后,由于保守势力与党互相争夺中央及地方权力,全国局势较为混乱,上海华界也时常处于无序状态。与此同时,租界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与和平,在经济、人口等方面进一步加快了发展,由1914年开始至1936年成为上海租界高度繁荣的一个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设江苏省上海为中央直辖市,总面积618.0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86.66平方千米,郊区面积531.36平方千米。1954年,全市面积为630.11平方千米。1958年,江苏省上海、嘉定、宝山、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共10个县划归上海市,使上海市的面积增大到5862.88平方千米。1984年,上海市测绘处和上海市土壤普查办公室对全市的土地面积重新进行测量,至1986年底四川省是什么地位,全市土地面积为6340.50平方千米,其中市区为375.44平方千米,郊县为5965.06平方千米;全市水面面积为121.85平方千米。从1987年1月起全市正式使用以上的数据。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1980年7月,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上海电梯厂成立。不过在1980年代,深圳等南方新兴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地位一度受到挑战。
上海金融市场曾非常发达、金融工具品类繁多。除了证券市场以外,还拥有同业拆借、贴现等货币市场,内汇、外汇市场和标金(黄金)市场与大条银(白银)市场。在资本市场方面,上海当时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和第三大债券市场。上海当时既是全国资金调剂中心,也是远东国际交易活跃的金融中枢:1936年,上海的黄金市场全年成交数实际达到3116万条,折合美元1100余万元。这一数字超过日本的东京和大阪之和,也超过了法国的巴黎。“每日交易额之巨四川省是什么地位,虽不足与伦敦四川最大的镇、纽约媲美,然凌驾法、印、日之上”。
北宋元祐年间,华亭县便已开设县学。上海开埠后,外国传教士和教会组织开始在上海开设各类学校。1850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西式现代中学圣依纳爵公学,即今日上海市徐汇中学。1863年,李鸿章奏请开设了上海首家华人新式学堂即上海广方言馆,美国圣公会于1879年在上海创立了圣约翰书院,并自1892年起开设大学课程,而1896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则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之一。至1936年,上海已有高校34所。淞沪会战爆发后,大部分高校随国民政府迁到内陆,并于1945年返回,同时上海开始实行国民教育制度。
上海在租界时期遗留了众多富有特色的欧式建筑,而1990年代起又出现了诸多现代化建筑,同时,周边郊区分布着几处具有江南风格的水乡古镇,均成为了旅游景观。上海于1986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各国游客,到2012年,接待入境的国际旅游者达到800万人次。
深圳1979年1月在原宝安县的基础上设立。1980年8月,全国会批准在深圳设置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因改革开放而高速发展,由边陲农业县跃升全国一线年,深圳成为中国内地经济总量第三大城市。在2020年GaWC公布的全球都市列表中,深圳再次进入Alpha-级别,排在46位,亦是大中华区入选的六座世界一线城市(Alpha级)之一。
考古资料显示,深圳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人类活动历史超过6700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献显示,深圳的郡县史超过1700年;历史沉淀下来的南头城和东部南澳的大鹏城遗迹也都逾600年;客家人的移民史也有300多年。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成为秦朝辖地,属南海郡。汉朝时属南海郡博罗县,于南头设盐官,称为“东官”。南越国时沿用先前建制。三国东吴设司盐都尉。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晋成帝分南海郡地设东官郡,兼置宝安县,为宝安立县之始。隋朝时改为南海郡辖。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废宝安县,合归东莞县辖,隶属广州,于南头设屯门军镇。南汉(大越国)时置媚川都采珍珠,属兴王府。南宋灭亡后,相传宋帝昺投海死后,遗骸漂流至赤湾,葬于南山脚之下,今有深圳南山宋少帝陵。
明朝统一全国,于南头卫城、大鹏所城二地设立卫所并筑城,负责防卫广东沿岸海上防务隶属广州,南头城遂有“全广门户”之称。深圳在明朝初年属东莞县,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葡萄牙人入侵南头城,爆发屯门海战。万历元年(1573年),于南头设立县治,取名新安,喻意“革新鼎安、转危为安”,治所南头,辖今深圳和香港,最高时期派参将管辖。清康熙元年(1662年),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郑成功军队接触,下达海禁政策及迁界令禁止居民出海,对新安县影响极大,人口减少,田地荒废,新安县一度再次并入东莞县。康熙八年(1669年),新安县界由东莞划回,县治恢复。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予英国,咸丰十年(1860年),签《北京条约》再割让九龙半岛,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签《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租借新界99年,从此香港脱离新安县。1899年5月,英军由新界北进占领深圳墟、布吉,遭东莞军民抗击,撤至深圳河以南。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孙中山于三洲田村一带发动起义,史称“三洲田起义”。1911年10月,新安民众响应武昌起义,攻占清政府县衙,新安县易主为政府;同年,广九铁路建成通车,设深圳墟站,火车站周边成为深圳早期的经济中心,“深圳”这一名称开始进入国际视野。
深圳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毗邻香港,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四川最大的镇、海洋运输发达,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位于福田区市中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是中国仅有的两个股票市场之一,设有A股、B股、中小板、创业板等交易品种。中国人民银行在深圳设有派出机构四川省是什么地位,即深圳市中心支行,主要职能是负责管理辖区内的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和维护金融秩序等。2006年2月,该支行还在香港设立“人民币发行基金代保管库”,库管机构设于中银香港四川最大的镇。
2000年深圳本地生产总值2,187亿元,人均3.28万元;至2005年增至4,951亿元,增速15%,人均6.08万元。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排名,2012年深圳经济总量在全球城市中列第27位。2004年至2014年的10年中,深圳经济持续增长,即使在全球金融风暴时期的2008年与2009年,仍达到10%的本地生产总值增速[80]。2015年深圳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7502.99亿元,较上年度增长8.9%,人均生产总值为157985元,接近同期西班牙人均水平。深圳本地生产总值高于同期广西和江西本地生产总值;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北京,为中国第三大经济强市,位居广东省第1位。按国际汇率折算,2015年深圳本地生产总值高于同期芬兰本地生产总值,逼近埃及本地生产总值。深圳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为高新技术、金融、物流和文化。2018年,深圳GDP以美元计算正式超越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GDP排名第一的城市。
广州拥有2200年以上的建城史,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1982年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广州从秦朝开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和华南地区的、军事、经济、文化及科教中心,也是近代中国的策源地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摇篮。广州于1921年建立市政厅机构,开创了中国的市政建制。
广州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更是世界上唯一的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期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1957年后成为素有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之称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永久举办地。
广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珠江入海口和珠江三角洲中心,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获誉为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被中国国务院定位为国际大都市和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连续入选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的国际大都市名册,2018年曾被评为全球第27名,2020年则维持Alpha级别世界一线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35个主要城市第一。
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广州一带就有“百越人”活动。春秋战国时期,今两广和越南北部地区泛称为岭南,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民族称为南越(又称南粤)。在周朝,这里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春秋末期,越国为楚国所灭,宰相公师隅带领越国臣民南迁至广东,建城南武,即今广州。
广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以海上商贸为主要特色,有“三朝十帝”的建都史。公元前219年,秦王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军力攻取岭南。越人杀死屠睢,任嚣获派为主将。公元前214年,秦攻占岭南,选址白云山和珠江之间南越人聚居的高地(番山)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为广州设立行政区和建城的开始。公元前204年,秦末南海郡尉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是为今岭南地区第一次建立都城。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朝征服南越国,设立九郡,其中南海郡治仍设在在番禺。三国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交州刺史步骘重迁州治回番禺,扩建城郭,后称为步骘城。后陆胤任交州刺史时,由于州治番禺临海,缺少淡水而凿甘溪引水入城北,并建水塘储水,解决了番禺城的用水需要。
两晋及南北朝时期中原北部战乱频仍,汉量移入相对安定的江南地区,另有一定数量的汉人迁入岭南,促进了广州一带的经济开发。海外贸易中心由交趾转移到广州,广州港的海上贸易日趋繁荣。广州亦是当时海外各国与中原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大秦使者循海道由广州登陆,到达京城洛阳。同年,印度僧人迦摩罗尊前来广州,建立首座佛寺仁王寺;东晋时高僧昙摩耶舍由海道来广州,建立王园寺,即今光孝寺。此后的中外佛教交流也大多经由广州。
隋唐时期的广州仍然维持着海上贸易中心的地位。隋文帝废南海郡,置广州总管府。唐显庆六年(661年),在广州设市舶使,总管海路邦交以及外贸。自中唐以后,西部的陆路交通丝绸之路受到阻断,“海上丝路”代而兴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和枢纽之一,广州的繁盛景象一度达到顶峰。自开辟从广州到爪哇和阿拉伯的航道之后,海上商船来往十分频繁。唐政府采取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外商可在中国自由贸易,聚集在广州的外商有十多万人。此时,广州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并从未关闭过的贸易通商口岸,不仅是全国最大贸易港,也是世界贸易大港,更同时是中西文化宗教的交流重地,各国高僧、传教士陆续经由广州来到中国。唐乾符六年(879年),黄巢军攻占广州,杀害在广州的众多“蕃商”,广州的海外贸易受到重创。
明朝初期,一改宋四川最大的镇、元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实行海禁,广州成为向大部分国家的唯一开放的通商港口,重新成为全国第一大港。1368年(明洪武元年)改广州路为广州府,为广东布政使司、广州府治。嘉靖年间,葡萄牙舰队入侵广州,发生屯门海战及西草湾之战,明政府在战败葡人后封锁广州。但葡萄牙人转而占据澳门,基本垄断广州的对外贸易。1567年(隆庆元年),由于沿海倭寇逐渐平定,明朝开放海禁,默许私人对外贸易,广州海外贸易不断发展,广州专门为外商服务的牙行也不断扩大。万历以后出现专门代理外商的买办商人“十三行”,市舶司的外贸具体业务也为牙行所操纵。
六朝时期的广州对外贸易已相当兴旺,外国海商“久停广州,往来求利”。隋唐时期广州对外贸易发展到顶峰,外国人数量一度达到全城人口的30%以上,成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核心。经过元朝的短暂沉寂后,明清两朝广州再次崛起,在清朝一口通商政策下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对外口岸,成为具垄断地位的全国商业中心。上海开埠后,随着全国逐渐开放,广州逐渐失去对外贸易中心地位,但仍然是全国最重要的商业城市。
在1957年4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拓展与东南亚贸易并争取有关商人的支持,成为新中国通向世界大门的窗口;此后每年均举办春、秋两届,2007年开始更增加进口展区并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现时每届展会均吸引来自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20万客商,是共和国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成功的国际展会。截至2019年第125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约13,834亿美元,累计到会境外采购商约880万人。随着琶洲展馆四期即将落成,展会能力将跃居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后的广州百货业蓬勃发展,1980年代起友谊商店专门为港澳及外宾销售电器等入口商品,西湖路灯光夜市则是平民的热门去处。而地处沿江西路江边的南方大厦就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百货商店,更创立中国第一家24小时便利店,和华夏百货形民南商圈,是上下九传统西部商圈的延伸,后者在1995年成立步行街。位于北京路的新大新公司和广州百货大厦业务亦蒸蒸日上,马路后来也辟为步行街四川最大的镇。超级市场万客隆及吉之岛1996年在广州开设中国第一家分店,随后香港7-Eleven、百佳超级市场、OK便利店等广州人熟悉的超市及便利店品牌陆续进入广州。因受交通压力及天河新区发展影响,90年代尾的人民南商圈开始衰落,成为电子服装批发集散地,城市商圈向东部新区转移。到21世纪,以天河城、天环广场、正佳广场、太古汇、万菱汇为代表的天河路商圈成为广州的中心商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