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文化从来都是社会进步的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的存在恍如人的双脚一般四川自然环境特征,左脚踏前而右脚必定跟上,两者相互进步方能够推进个体前进
经济与文化从来都是社会进步的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的存在恍如人的双脚一般四川自然环境特征,左脚踏前而右脚必定跟上,两者相互进步方能够推进个体前进。因而,在蜀地商人不断推进蜀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独特的四川文化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被人们所挖掘。就目前情况而言,四川省大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以其经济发展以及地域文化作为基础而衍生,其中更以成都我国最大的人造景观、绵阳、泸州等相对发达的地级市更甚。在一代又一代川商的艰苦拼搏中,大量的非物质文化从经济发展中蓬勃而出,成了那一段往昔以及那份不懈奋斗精神的最好承载体。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将历代川商以及蜀地的发展列入史册,同时也奠定了川商的发展基调,将川商坚韧不拔、包融创新的优良品质代代相传。
说起泸州我国最大的人造景观,恐怕人们的第一印象莫过于泸州老窖,其品牌名气经久不衰,甚至平日滴酒不沾的平民百姓亦对其有所耳闻。在我国,泸州老窖与茅台的名气相当,是泸州最有名气的代表产品之一。2006 年 5 月,泸州老窖更是以第一批白酒代表的身份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际上享负盛名的泸州老窖俨然已经成为泸州人的骄傲。然而,偌大的泸州并非仅仅只有泸州老窖,在其发展史中, 大量的非物质文化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衍生。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但这些并无碍于它们载入史册,成为泸州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柱。
“集天地灵气,聚日月精华,取人间琼浆,现华夏慧根。”泸州老窖作为我国四大名酒之一,世人对其称赞历来不绝于耳,而上面四句诗更是对泸州老窖的最真实写照。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证实,在地球同经纬度上的国家以及城市里,仅有位于长江两岸的泸州才能够酿造出优质的浓香型白酒,其中原因有三:一是泸州所在的蜀地农业资源发展相对较好,因而在谷物等原料提供上更具有优势;二是泸州具有沙溪岩土壤;三是庐山气候宜人,山水资源丰盛,水质纯洁。而泸州的历代百姓亦未浪费如此优质的自然资源,泸州的酿酒业早已名满全国,而泸州老窖更是历史悠久。
早在四川被称为巴蜀的先秦时代,古泸州人便已经是周边城市中酿酒的专家,而且其酿酒体系自成一派。《齐民要术》中曾经对泸州人的酿酒方式如此记载:“蜀人做酴酒,十二月朝,取流水五斗,渍小麦曲两斤,密泥封,至正月二月冻释,发漉去滓,但取汁三斗, 谷米三斗,炊做饭四川自然环境特征,调强软合和,复密封数日,便热。合滓餐之, 甘辛滑如甜酒味,不能醉人,人多啖温,温小暖而面热也。”从周 朝开始,泸州出产的酒便已经成为了贡酒,平日仅供周王朝贵族饮用。在唐宋明清各时期,泸州出产的美酒兴盛一时,对此有所记载的古籍更是多如牛毛,在此不一一提及。
泸州老窖是与泸州美酒一脉相承的老字号酿酒企业,其出产的浓香型白酒享誉海内海,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
位于泸州国窖广场的泸州老窖目前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自1573 年起,泸州老窖便利用此处的老窖池群酿制白酒,是目前使用时间最长以及最为完整的老窖池群,因而泸州老窖被世人称为华夏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四大名酒之一。1996 年,泸州老窖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被誉为“中国第一窖”,成了华夏文化中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于一身的浓香型白酒。2006 年 5 月, 泸州老窖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其“国窖牌” 商标更是被列为白酒类商品唯一的国家驰名商标,可谓是泸州本土最具有特色以及荣誉满身的独特产品。
如今,泸州老窖依然活跃在市场,甚至街头上每一家餐馆都存在着他的身影。作为泸州最重要的代表产品四川自然环境特征,其存在不仅仅提升了泸州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川商的发展及名声,同时也对泸州乃至蜀地的历史沉淀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只要有商人的地方,必定有商品,只要有商品的时代,必然会有文化。泸州油纸伞早在四百年前诞生,作为汉族民间工艺品之一的它在当年红军长征以及抗美援朝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泸州手工制品行业不可磨灭的骄傲。
泸州油纸伞起源于清朝初期,根据《沪县志》记载:“泸制(桐油)纸伞,颇为有名。崇义分水岭亦多此者,而已分水岭所致最佳。近有美美,工作益精巧。”不难看出,泸州油纸伞在诞生初期便已经广受欢迎,成了当时泸州城内最为常见的雨伞。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泸州油纸伞更是迎来了其行业的辉煌时期, 当时泸州本土的珠子街更被人们称为“油纸伞一条街”,家家户户均以制作雨伞为业,年产纸伞两千多把,成为当时我国南方常见的伞具之一。泸州油纸伞在制作工艺方面相比起曾经的湿糊伞制作技术更为精细,给当时的雨具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泸州油纸伞的伞骨主要以蜀地深山楠竹为原料,楠竹韧性高且弹力足,因而一般常见的油纸伞均可以撑 2000-3000 次而不损毁,而伞面则以手工棉纸制作,其拉力强,不易损坏,棉纸可供涂画,这使油纸伞更具美观性。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油纸伞无比盛行,深入民心,这也是当下影视作品中江南风情为何总配以油纸伞的原因。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由于西方文化的融入以及国内制造业生产水平的提升,钢架伞在短短一两年间迅速普及蜀地家家户户, 并逐渐将油纸伞的市场份额占据,导致大部分从事油纸伞制作的企业及个体户纷纷转战钢架伞。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制造油纸伞的商家已经基本不见,油纸伞的制作工艺亦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幸得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出身于造伞家庭的毕六福接管了分水油纸伞厂,将这门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制作工艺传承了下来。毕六福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本土最具有人文气息的川商之一,其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便成了油纸伞厂的骨干精英,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更是不顾众人反对以 8000 元的承包费承包了油纸伞厂。随后,市场的低迷使毕六福迎来了人生中前所未见的困难:随着时代发展,油纸伞已经逐渐在市场上消失,而分水油纸伞厂亦成了当时蜀地仅有的一家仍在坚持经营的工厂。毕六福曾在油纸伞行业最为低谷的时候苦苦支撑着工厂,在最为困难的时候,毕六福曾以蜂窝煤作为工厂退休工人的退休工资,为的是避免油纸伞厂由于资金不足而倒闭。幸好在泸州政府的支持以及旅业的带动下,油纸伞迎来了第二次生命。随着潮流的发展,人们重新认识到了油纸伞的文化内涵,油纸伞重新走向了市场。
2008 年,泸州油纸伞正式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专家赞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对此,国内各大媒体争先报道,2009 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更是以泸州油纸伞为原型推出专题片——《中国手艺》《天涯共此时》等,加快了泸州市油纸伞制造业的复苏,大量年轻人开始加入油纸伞的行业,而毕六福亦被推举成了油纸伞文化的继承人,其所经营的分水油纸伞获得了大众的认可,成了四川省旅游产品中最具有文化底蕴与代表性的产品之一。从无人问津到人人皆知,泸州油纸伞经历了为期数十年的波澜,
而伴随着油纸伞一同荣辱与共的毕六福更是花费了毕生的力气去捍卫泸州文化的这一瑰宝。也许正是这分热爱让毕六福一直坚持着信念,与油纸伞一同走向全新的巅峰。
说起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恐怕蜀锦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种。蜀锦自古代起便蜚声海外,成了蜀地出口的主要物资。蜀锦的存在不仅仅是川地的骄傲,同时也是华夏的骄傲。然而,在成都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蜀锦虽然是其工艺品行业文化的主要体现,然而却并不代表全部。在成都的发展史中,有着更多的文化发展推动成都商人的前行,其中成都漆艺与蜀派古琴可以算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工艺品之美在于栩栩如生,如若仿物重现,工匠之精在于独具慧眼,对细节一丝不苟。世间工艺莫过于形与色,任工艺品形态如何优雅,若不能增添那一抹或而淡雅,或而浓烈的色彩,恐怕亦难现工艺之美。古往今来,那一抹光彩是历代工艺人所追求的完美, 因而自上古以来,漆艺就成了当时社会不可缺少的元素,从图腾至艺术品均离不开色彩的点缀,而成都作为我国漆艺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其工艺历史价值更是对后代具有极大的文化沉淀意义。
成都漆艺艺术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漆器最早出土于金沙遗址以及三星堆遗址之中,具有极大的考古价值。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自远古时代起川人便已学会使用漆器,以朱砂及漆作为原料的漆艺为远古艺术带来了一丝色彩。2000 年,在成都商业街出土的战国合葬墓中发现了大量漆器,大多是梳子、耳杯等木胎漆器。这些漆器均以黑色为底色,上绘有龙、鸟、云等红彩,虽经历了数千年时光的沉淀,这些漆器依然光洁如新,恍如数千年来在岁月的沉淀下越发光亮。这些漆器经由考古学家研究后证实其制作年代大约在战国初期,可见成都漆艺的历史之久远。
由于四川的农业水平在国内具有极大的优势,漆树更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农作物,为成都漆艺的原料提供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因而从战国时始,蜀地便成了举国有名的漆器制作中心,被古人称为“中国漆艺之都”。秦汉时期,成都的漆艺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 实现了质的飞跃,尤其是汉代时期,成都漆器更是经由川商的带动而蜚声中原,其中耳杯、案、卷筒等漆器商品深得国民欢心,其绘制的彩色珍禽野兽、神仙妖魔均栩栩如生,大大提升了商品的美感。据国内考古网站记载,近年来长沙马王堆汉墓、朝鲜平壤王盱墓、古乐浪郡等地出土的漆器文物中均刊有“成都饱”“湖都西工”等 铭文,由此可见成都漆艺早在秦汉时期已遍及全国。
从两汉时期开始,成都漆艺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尤其是唐朝期间,成都漆器更是走出了中原,在东南亚地区受到了一致青睐。清末时期,清政府在民间开办各种工艺场所,为成都漆艺的普及带来了更有力的发展政策,为成都漆艺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漆艺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们对历史文化更加重视,成都漆艺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出土文物修补以及文物复制品制作。由于历代成都漆器工艺精细,取料精良,因而大多出土的千年古物均保留着其原有的色彩,为古物修补降低了不少难度,给成都的考古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成都漆艺行业的发展。近年来,成都漆器在各地举办的展览活动中大放异彩,这种承载着成都数千年文化的古老工艺将以全新的面貌走向市场,向全世界展示蜀地的千年文化沉淀。
2006 年 5 月,成都漆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 6 月宋西平、尹利萍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成都漆艺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然而,成都一众漆器人的目标并不在此,他们更希望成都漆艺能够进一步在民间普及,发挥其最大的艺术价值。尹利萍在 2014 年曾带领成都的漆艺人前往日本取经,希望成都漆艺不仅仅是位列“仙班”的历史文化遗产,同 时也是能够走进生活的一门传统手艺。所以,在日本之旅以后,尹利萍以“把漆器带回家”的创作理念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 致力于发展具有民生意义的成都漆艺。
如今,建造成都漆器博物馆的呼声越来越大,深得群众认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众多成都漆器手艺人将会带领成都漆艺以更好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蜀派古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蜀派古琴又称为川派古琴,主要指由四川成都地区出产的木琴。蜀派古琴深受达官贵人青睐,传播较广,但由于其受众面相对狭窄, 古琴使用时间长(非快消品,历史上关于贸易、商品流通方面记载的商品多为快消品),加上生产数量以及传播数量不多,因此古籍中关于蜀派古琴的出口或是流通的记载甚少,然而在历史记载上关于蜀派古琴的踪迹却比比皆是。
相传在西汉时期,司马相如便是利用蜀派古琴(史籍并无记载琴源,但由于当时卓王孙府位于四川邛崃,因而笔者推测司马相如当时弹奏的便是蜀派古琴)俘获卓文君芳心,就此揭开了两人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的序幕。现在,当年司马相如为卓文君弹奏之地依然保留着,并被后人称为“抚琴台”。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 中可以看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蜀派古琴便已经成为当时达官贵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如今四川各地出土的东汉墓中,考古专家亦发现不少的抚琴俑,可见自古以来蜀派古琴一直均在蜀地流传,并深受皇亲贵族喜爱。
而蜀派古琴的发展主要源自于当地贵族对文化的热切追求,加上当时四川的经济发展在川商的拥护下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状态,因而在当地出现了李白、苏轼、陈子昂等文学家,而他们对蜀地文化的贡献则不仅仅在于文学,同时他们亦与蜀派古琴为伴,在琴学理论上具有较高的造诣,为后人的文化基础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人家多种橘,风土爱弹琴”,在唐代诗人张蠙所著的《送友尉蜀中》中提及蜀地的果蔬与古琴,可见在唐朝时期蜀地的琴风盛行,上流社会更是多以琴会友,在家中设有琴房款待琴客。甚至在以热衷战争著称的元朝亦对蜀派古琴有所青睐,诗人耶律楚材曾如此写道:“如蜀声之峻急,快人耳目”,可见蜀派古琴自汉朝以来对蜀地文化的推进作用之大,甚至更是华夏文化中地位最为崇高的乐器。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大量的西洋乐器在我国普及,钢琴、吉他等乐器逐渐入驻我国乐器市场,因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蜀派古琴不得不与各种西洋乐器摊分我国的乐器市场份额。然而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乐器,其在民间依然有着极大的呼声与受众, 一来随着社会发展,如今古琴已经不是上流社会的专属,家家户户亦可进行古琴学习;二来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其精神需求亦随着物质水平的发展而加以提升,百姓对华夏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加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古琴等传统文化作出了一定的宏观引导工作,因而蜀派古琴如今非但没有失去市场份额,反而在群众生活中的普及面变得更加广阔。尤其是蜀派古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蜀派古琴仿佛一夜之间成了聚光灯的焦点, 普及到了每一个蜀地百姓的生活之中。
与大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蜀派古琴如今依然活跃在市场之上,因而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较多的继承人,曾成伟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曾成伟是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成都“锦江琴社”社长,其一生与琴为伴。自十五岁起,曾成伟跟 随外祖父研习古琴,凭借着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研习,如今曾成伟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古琴演奏家,其设立的喻绍泽古琴纪念馆更是成都古琴爱好者的聚居地。
“我十四岁开始学琴,那是古琴最不受重视的年代,从没想过能靠它吃饭,更没想过挣钱,完全凭一腔热情坚持下来。”曾成伟如是说。的确,在他学琴之时,我国正处于特殊时期,因而在当时曾成伟练琴也必须偷偷地练,更不用说靠弹奏谋生。直至 1981 年, 二十三岁的曾成伟方才收到电影《风流千古》的古琴配音邀请,自此曾成伟走上了艺术的道路。
如今,曾成伟已经成为成都知名的古琴文化继承人,多年来一直以推进古琴普及发展为己任,落实古琴教学规范化。目前已经有数千人跟随曾成伟学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成都的古琴艺术将会迎来新一次的蓬勃发展。
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四川省无论在商业还是民生之中均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在川商发展史上,除了农业产品之外,手工艺产品同样也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商品,例如绵阳市传统工艺剪纸、刺绣等手工艺商品便是有着浑厚的历史价值而又深受顾客喜爱的产品。在这片物质丰饶的土地上,绵阳市的川商仿佛更倾向于向世界传播蜀地最为独特的文化,使四川省的文化精神能够通过川商的足迹走向世界各地。
古往今来,上至帝王批阅奏折,下至百姓写字记账,毛笔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毛笔作为传统的书写工具,市面上有的毛笔售价千元,有的却只售十来元。上好的毛笔挥洒泼墨间行云流水,笔尖的弹性与厚重感使人在挥毫中更加游刃有余,行云流水。
在二十世纪初期,毛笔成了川商们经商过程中常见的商品,由于蜀地绵阳市内百姓当时多以制造毛笔为生,而且其制造的毛笔质感上佳,因而绵阳的毛笔成了当时周边城市文具市场最常见的供应商品。但随着钢笔、圆珠笔等文具的引入,毛笔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在时代发展迅速的当下,手工制笔已经成为时代中的一种情怀。在四川省内,毛笔经历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辉煌之后逐渐没落,大量制造毛笔的川商纷纷转战其他文具市场,从而是四川省的毛笔制作工艺逐渐没落,面临失传。
幸而,在绵阳市里,依然存有一家以手工制作毛笔为生的笔庄, 其位于清真寺旁,相信每一个绵阳人都曾经在此见证过它的成长, 其店名取为炳林笔庄。笔庄不大,只有仅仅的二十多平方米,但其中的笔墨纸砚等商品则琳琅满目,而且每一件商品都异于市场上的寻常商品,尤其是其出售的毛笔,每一支均是由店老板罗松亲手制作,相比起机器制作的毛笔,笔庄的毛笔更具手感。
作为绵阳市唯一的手工制笔店,炳林笔庄拥有两百多年的经营历史,从炳林笔庄前身“罗笔客”开始,罗家便以制造手工毛笔为生。据了解,在清朝末年罗家祖上罗品贵便开始了制笔生涯,其毕生从艺五十余年,使“罗家客”成了当时绵阳地区手制毛笔的品质保证。罗品贵退休后,这门手制毛笔的手艺传到了罗炳林,也就是罗家制笔工艺的第二代传人。
罗炳林在手工制造方面天赋异禀,自年少开始跟随祖辈学习制笔工艺后,罗炳林从事制笔行业将近七十载。同时,罗炳林经历了毛笔工艺行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辉煌期,因此在罗炳林经营期间, “罗家客”发展迅速,影响力覆盖川地,并成立了炳林笔庄,专门 以出售手工毛笔为生,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川商, 而炳林笔庄亦在时代的推移下从养家糊口的手艺成了当地优质的传统文化。
如今,作为炳林笔庄手工制笔的唯一传承人,罗松以第六代传承人的身份继续坚守着炳林笔庄。自小与手工制笔为伴的罗松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以坚持、发展手工制笔为己任,在原有的精湛技术上添加了创新生产的方式,让周边百姓以及旅客对手工制笔有了全新的认识。
“毛笔的制作其实并不难,但其工序却是无比繁多,从肉毛到成品最少要经历 80 道工序,从选毛至去绒等工序更是对毛笔的质感有着极大的影响”。罗松表示,要做出上佳的毛笔,制作者的专注与用心是必不可少的,看似简单的工序实际上需要无数次重复,不仅仅花费较多的时间,同时也极其考验制作者的耐心。因为手工毛笔的制作工艺十分烦琐,因而如今手工毛笔制作行业的传承问题成了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加上手工制笔的效率难以与机械制笔效率比较,因而如今的年轻人逐渐离开这个行业,另谋出路,就连跟随罗师傅十多年的徒弟在前几年亦迫于生计不得不前往沿海地区务工。就目前情况而言,炳林笔庄仅剩下罗松一人在坚持手工制笔行业,而依然坚持的行业手艺人在整个四川省亦已经寥寥无几。
然而手工制笔后继无人的窘况已经成为过去,在绵阳政府以及四川省政府的支持下,2011 年炳林笔庄的手工制笔技术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殊荣后的手工制笔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希望,尤其是当代旅游业不断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核心已逐渐向人文社科方面靠近,因而在近年来手工制笔行业逐渐复苏,而炳林笔庄亦成了绵阳市区内具有人文特色的特色传统文化店铺之一。
由于蜀地地形自古以来均以盆地为主,地理结构较为封闭,因而在蜀地形成初期其文化发展较为闭塞。然而,由于蜀地先祖们对外面世界的渴求以及对自身文化展示的决心,他们战胜了高山峻岭, 以最好的姿态走出了盆地,形成了如今足迹遍布的川商群体,同时也造就了其海纳百川的川商精神。而剪纸艺术则是经由蜀地先祖融汇各地文化而成,其中以绵阳平武发展更甚,平武剪纸与市面上各地剪纸风格有所不同,其发展兼容了南方的委婉以及北方的豪放元素在内,形成了全新的剪纸技艺。
虽然,在川商的发展历史中,剪纸并非常见的商品,由于其工艺性强,不便于携带,因而平武剪纸在川商发展的过程中一般均以高端艺术品的形式出售,因而在川商发展史上并不常见。然而,这些自明清时期便已经大行其道的民间艺术则以最简单的方式记载了蜀地以及川商的发展,同时其更是以镂空的艺术展示出四川百姓对未来美好的展望。
而说起平武剪纸,谢成飞则是当代平武剪纸的佼佼者,其自1979 年参军后在部队自学剪纸,经过多年的苦练使他的剪纸工艺具备了极高的造诣,荣获奖项无数,其中作品更是多次刊登于《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国家级报刊媒体上。如今,就职于平武文化旅游局的谢成飞多次代表四川省平武县出席各项活动,并以其剪纸工艺向所有人讲述关于四川、关于川商发展的经典故事。其中, 谢成飞所创造的大熊猫系列剪纸更是将浓厚的四川文化特色融合其中,那四幅名为《熊猫戏竹》《情》《恬静的小溪》《乐园》的剪纸以朴实细腻的手法将大熊猫的日常生活风采展现得活灵活现,其作品具有极大的艺术意义。
作为本土极具文化特色的民俗工艺,平武剪纸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政府的支持与平武剪纸自身的优良品质,目前这种民间工艺已代表绵阳平武乃至四川走遍全球。尤其是2017 年,作为平武剪纸的指定传承人谢成飞受邀前往蒙古国乌兰巴托参加由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非遗项目展览活动。活动期间,谢成飞公开展示其剪纸新作《酒歌》《大熊猫》等二十余幅具有丰富故事性的作品,其将古朴的剪纸工艺与羌绣图纹进行了无缝融合,使作品更具备时代感与观赏性,赢得了国内外嘉宾的赞赏。
为了更好地展示平武剪纸技艺的文化底蕴以及更好地传播四川本土的传统故事,谢成飞在活动中对每一幅作品都进行了创作背景的讲解,同时对作品的创作方式进行科普,从而让更多的友人能够了解绵阳平武本土的非遗知识。
此外,同年八月谢成飞带着二十余幅剪纸作品前往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展览,其作品独特的构思以及巧妙的创意深受俄罗斯观众的欢迎,提升了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两国的艺术繁荣发展。
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的谢成飞在剪纸工艺行业中一直奉献着自己高超的手艺,而作为地方政府的平武县政府更是在日常公益活动上无条件支持非遗文化的科普,尤其是对于剪纸工艺更是额外重视。2017 年 6 月,平武县在报恩寺广场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中平武剪纸更是其中的重头戏之一。随着政府的支持与民间艺人对此的热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平武剪纸将会迎来另一个高峰,成就更具地方特色的地方工艺,为绵阳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