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是从上世纪十年始,中国高校就掀起了改名风潮,并延续至今
中国人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是从上世纪十年始,中国高校就掀起了改名风潮,并延续至今。改名并非不可,只是乱作一气的改名确实会让人有点反感。
此前,一些大学的名字确实有点像那些“野鸡大学”,一些人想不到还有叫这样名字的高校,但事实上确实存在,并且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每年高考结束之后,家长们在茫茫大海之中开始了为自己的孩子苦心甄别高校,但奈何还是败在了一些高校的“美名”之下,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而纵高校的发展,因为时代的特殊性,其实大多数高校都有着改名的历史,而在历史之上影响较大的当属抗战时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在当时汇聚了一批知名学者、教授的高校,创造了我国高校发展史的奇迹,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对推动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并非所有的高校改名都是成功的,就像此前四川大学曾经改过四川联合大学,但反响平平,甚至还被人认为是“野鸡大学”,最后也只能改回原名,坚守“四川大学”的阵地。
现在大学扩招,各家都要使出浑身解数争取优秀生源。靠口碑四川人社法人登录我国著名的人文景观,靠大师,靠教学科研,靠人文环境等是争取生源之道,相信每个高校都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但这种东西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尤其是需要长期的底蕴积累,即使像深圳大学那样富有的高校四川人社法人登录,也需要一个发展阶段,才能获得国内其他高校的认可。
那什么样的方式才能隐约最快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呢?改名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虽然在现有的中国教育认知中四川的特点是什么呢,大学一定是比学院好的,那些名字很长的高校一定比不过那些名字简略的高校,比如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一定是比那些什么职业学院强的多。那么既然学校实力短时间内强不了,那就想点其他办法我国著名的人文景观,最好的方式就是合并改名,也安上个“大学”的名头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只能说这一波麻省理工学院莫名躺枪,作为世界知名高校,在国内可能被一些不甚了解的人当作了职业院校。
上世纪80年代,正是大学改名的热浪期,许多高校纷纷加入其中,但仍然有有一些学者坚守阵地,认为一所好的高校并不仅仅是依赖学校名字我国著名的人文景观。当时华中师范大学的校长章开沅曾在《南方周末》上撰文说,上世纪80年代很多学院都改名大学,当时他执掌的华中师范学院本不想更名,认为叫学院未必代表水平低,像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NS)传承几百年。
但是,自己不想改变,时代却催促着你变化。现实给了章开沅一次沉重的打击。在教育部门编制的高校名录上,因为华师还是“学院”而排在了很多不知名的“大学”之后,这种看似无关的排名着实影响到了招生,教育部也在催促更名,于是1985年8月5日华中师范学院就改成了华中师范大学。一些坚守的人最终在大学面前低下了头,因为一些领导、学生就是看不上“学院”的名号,毕竟“大学”好像就是比“学院”气派了许多。
现在很多高校改名,都抢着冠名诸如“科技”、“理工”、“财经”、“商业”等热门名词,使之看起来像综合性院校。坐落于一个小地方,争取冠个“省会名”、“省名”以此体现自己地域性影响。甚至一些高校因为人家已经取了同样的名字四川人社法人登录,所以便旁敲侧击,用上一些地方特色,总之就是要显得高大上,不能和那些“学院”一样落入俗套。
但细看这些忙于改名的学校,因为忙于追逐这些虚名,花费大量的投资,但对于学生培养这块来说并没有多大的进步,虽然为了改名顺利,花大价钱请过几个知名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来提升学校的档次,但这些学者来校次数有限,不仅仅是学生,就连学校的老师也没有什么提升,最终也没有多么好的发展。
如果仅仅因为学校的名字而对对自己有所怀疑,其实大可不必。像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已经走过几百年的历程我国著名的人文景观,也未曾有过改名的意愿,而且它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就以诺贝尔奖来说,人家也有20多位,而麻省理工学院自然不必多说,更是被许多学子奉为学术的殿堂。
学校的名字真的很重要吗?或许对一些人来说是的,毕竟好面子的一些人,总会觉得“学院”会让他的求学经历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1981~2010年,全国79%的高校已经改了名或合并除了名;2012~2017年,有超过200所高校更换了校名:其中2012年有30所,2013年有51所,2014年有36所,2015年有72所,2016年有39所,2017年有46所申请,2018年5月批准了40所......而这个数字每年还在增加,中国高校的改名史实属一个漫长的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西学渐入,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这一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以外语学堂和军事学堂为主,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马尾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武汉湖北武备学堂、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等等。这一时期的学校确实名声各异,就以如今知名的北京大学来说四川的特点是什么呢,其前身京师大学堂也仅仅因为是“京师”二字提升了档次,但学校的后缀并无多大的改变。
1895年,中国在甲午海战中惨败日本后,变法之声顿起。当年,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诞生,标志着其为中国高校改名最早的高校。
20世纪初,一些旧式学堂变为高等学府,比如上海圣约翰书院改名圣约翰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而京师大学堂也在那时改名北京大学。之后,国内的一些其他高校也纷纷改名,因为“效仿”二字一些人可是学习到了精髓。
而到了初年,各地又纷纷掀起了高等师范学院更名为某某大学的运动,武昌师范学院改名武汉大学,成都师范学院改名四川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院,改名北京师范大学。这一时期也是学院改名大学的大发展时期,但是因为当时国内高校数量有限,也并未引起多大的反响。
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因为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沦陷,许多高校的校址被破坏,因此便开始了它们的西迁过程,但西部地方有限,不可能供每所高校来选址,因此便开始了历史上的一段联合办学的过程。著名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但这一时期的改名确实是因为时局所限,不得已而为之。
1949年之后,新中国开始接受和改造旧的国立大学,私立大学也改造为公立大学。如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学,国立中正大学更名为南昌大学,辅仁大学改称国立辅仁大学等等。也算是一个小的波动时期。
1952年时期,开始学习苏联的单科学院模式。中国几所知名的大学中的学院被划分出来,成立独立的大学,当时的“北京八学院”便是其中的代表。而30年之后,在新的时代形势下,这些独立出来的学院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当然也开始了自己的改名过程,北京政法学院改名为中国政法大学四川的特点是什么呢,北京农业学院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可以说提升了一个档次。
而到了之后国家各种政策的扶持,也让一些学校看到了机会,尤其是大学扩招的机缘下,一些高校也想通过自己气派的名声获得学生们的青睐,提升自己的招生质量。但是高校改名有利有弊,有人改得成功,有人也改成了笑话,之前我们提到了“四川联合大学”,因为改名之后招生情况不好,只好改回自己的“四川大学”。
高校改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有不少新兴高校的出现,高校之间的合并以及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改名成了它们最为便捷的方式,当然也在这个过程之中乐此不疲。
高校改名无非是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一席发展的机遇,但如此急迫的改名意愿,真的会让那些高校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吗?
其实不然,一所高校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本质实力我国著名的人文景观,也就是说自己的教学传统,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不管是学院还是大学,只要自己有着坚毅的发展愿望,会有合格的培养模式,在学生培养以及教师教学之上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自然会有不小的成就。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过:“大学者非谓有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果仅仅在乎外表的东西,那么这所大学的核心观念必然是存在问题的,也是不适合培养学生的。虽然现在每年大学都在扩招,不少学校并不缺少生源,但这些学生都是以后发展国家的重要力量,如果得不到好的价值观的培养,这确实是大学自身的失误。
好的学校,真正要做的是从根源之上提升自己的实力,改名不是不可,但最起码要让自己的实力对得上自己的盛名,如果只是徒有其表,那也只是个花瓶,供人欣赏四川的特点是什么呢。
就好像“罗马不是一日修成的,好的大学也不是改名便会有大发展的。这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道路,每所高校都需要沉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的发展道路,应社会之需,国家之要,培养足够优秀的人才,而不是发展那些追名逐利四川人社法人登录、斤斤计较的“利己主义者”。只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实力有所提升,高校的名望自然有所提升,实力才是最好的“代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