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位于四川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凉山州位于四川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民族文化独具风情,境内汉、彝、回、藏等14个世居民族和谐共处,火把节、彝族年、开斋节等民俗风情浓郁多彩,国家非遗“朵洛荷”、艺术奇葩“达体舞”、实景火秀“阿惹妞”精彩纷呈。色彩浓烈而明快的彝族漆器,保留了原始古朴的风格;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饰将民族文化穿戴在了身上;色彩浓烈、技法粗犷的彝绣,反映了彝族人的图腾崇拜和民俗风情。生活在这里的彝族人,将火视为生命和灵魂。
在凉山,有这样一个热闹的节日,熊熊燃烧的火把映红天地,这就是彝族火把节。千百年来四川家乡的风俗作文,火把照耀着一代又一代彝族人民与时俱进、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如今,火把节早已被注入新的内容四川家乡的风俗作文,成为凉山各族人民共享狂欢的盛会。
火把节是彝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东方情人节”“东方狂欢节”。红红火火的盛夏,来西昌,一起领略火之神韵,感受火之魅力。与彝族同胞一起,载歌载舞,感受这份似火的热情。
火四川民间艺术有哪些,代表热情,象征吉祥,寄寓希望。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对火充满敬畏与感激。全州多样的自然环境,催生出多元的文化形态。在全州各族人民的长期共存、交流交融中,火把节成为了全州人民共同的节日。全民参与的火把节,也成为西昌市最具浪漫气息、最富狂欢气质、最热情奔放的节日,更是一场弘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对外开放和各族群众大团结的盛会。
古往今来,火把节之夜,人们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月夜下,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像一颗颗繁星洒落人间,西昌到处是火的世界,歌舞的海洋。
火把节除了热闹的点火把之外,还有热情高涨的各种活动,斗牛四川民间艺术有哪些、斗羊就是火把节独具魅力的传统比赛项目之一,它惊险刺激,既让观众提心吊胆又如痴如醉;被誉为“彝族体育之花”的彝族式摔跤也是尚武精神的一种传承,力量、技巧、智慧缺一不可,它培养的是勇敢顽强的精神,是一项深受彝族年轻小伙们青睐的竞技与对抗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每年火把节,西昌的安哈镇都会依托螺髻山美丽神奇的自然风光,彝寨古老神秘的民族特色,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游玩,到安哈彝寨来过火把节是别有一番风味。这里浓郁的古典彝家风情建筑,服饰,歌舞,彝人文化,小桥流水式的彝家古寨,只能用美不胜收来形容。
来到安哈镇,你可以登螺髻山,尽享天然氧吧,探索深、幽、奇、险的千年溶洞,领略安哈自然魅力。“螺髻洞天”仙人洞被誉为蜀西南第一奇洞,它是一个延绵10公里以上,海拔两千多米的迄今已有亿万年历史的溶洞,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自然别具魅力。走进仙人洞,洞内钟乳石、暗河、深潭等景观琳琅满目、千姿百态,被誉为“人间胜境”,一步一景,惊讶感叹间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高超技艺。
安哈镇原生态民族旅游新村依山而建,依山而居,从古至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彝族民风民俗和文化。在这里,无论是传统的民居,还是饮食娱乐均保持着最为古老的风俗,如原始的彝家手工作坊、漆器、擀毡、纺织、编制等,全方位展示了彝族人民淳朴善良勤劳的生产、生活习俗和风情。
安哈彝家饮食、娱乐保持着传统的个性风格,木钵盛菜、“马什子”喝汤、品秆秆酒,品尝肥而不腻的坨坨肉、清甜去火的荞麦饼,欣赏原汁原味的彝家歌舞,观看精彩的彝族民间竞技活动,可以在篝火旁尽情地跳起欢快的“达体舞”。经过多年的打造,2017年西昌市安哈镇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初步形成了集健身探险游、生态游、民俗风情游为一体的体验式旅游。
刻在骨头上的古彝文、神秘的毕摩文化、精美的漆器、奢华的鹰爪杯……一件件展品无声地再现了凉山彝族曾经的奴隶制社会形态。虽长期处在落后的奴隶社会,彝族却在不断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音乐、舞蹈、服饰、漆器、银器等宝贵的艺术成就,让这一古老的民族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在邛海泸山风景区有一座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是中国民族学专题博物馆,也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馆内藏有文物3100多件,完整地记录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制度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也反映了彝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及彝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这座博物馆被誉为“专题博物馆的典范”,是奴隶制社会的“活化石”,也是研究奴隶制社会的“活教材”。如果说博物馆带你“穿越过去”,那么大凉山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则让人对如今的彝族民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走进大凉山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红、黄、黑彝族三原色的特色装饰,彝族建筑的传统元素穿方斗拱、图腾浮雕、瓦板房屋……目之所及,全是动人的凉山民族文化风情。传承记忆的凉山彝族服饰、彝族漆器、彝族银饰、传统乐器、手工艺品、珠宝首饰、土特产在这里云集。这里,正以昂扬之姿,成为凉山最具民族风情特色的一张文化旅游新名片。
要想拥有一场完美的魅力风情之旅,怎么能不去阿惹妞民俗村寨看一场《阿惹妞》,这是中国第一台实景火秀,它集“艺术性、民族性、时代性、观赏性”于一体。该剧以古老厚重的历史积淀以及民族大聚居的文化生态为背景,将大凉山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借文化之帆,扬城市魅力。”从2017年至今,一系列“西昌制造”的文艺精品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正向世人递上一张张崭新而亮丽的“西昌名片”。再现红色经典“彝海结盟”的原创歌剧《彝红》、以悬崖村为背景讲述凉山脱贫攻坚故事的民族歌剧《听见索玛》、中国首台彝文化风情实景火秀《阿惹妞》.....西昌正充分运用各种形式,打造和宣传西昌元素,提升文化传播效果,打造西昌文化品牌,刻画西昌魅力符号。
“一进东门东又东,东门楼上是尖尖花儿挂灯笼,风吹灯笼团团转,外面好看尖尖花儿里面空……”传唱百年的尔乌山歌在青山间飘荡回响,唱出了属于西昌的文化底蕴。
“创新与传统齐飞,文化共时代一色。”独具匠心的剪纸艺术、“网红”新生的榫卯工艺、龙飞凤舞的糖画、登上央视直播的彝族月琴、带有民族印记的彝文书法……无不展现着地方文化底蕴,彰显出不一样的城市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传承当中最具生命力的“活化石”。截至2022年,西昌列入非遗名录的代表性项目共有37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项、州级21项、县级14项。被认定为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的,省级有3名,州级有4名。
到了西昌怎么能少得了传统的彝家美食呢?在“彝家乐”里,你能品尝到最正宗的彝家风味美食,比如彝家烤乳猪、坨坨肉、圆根酸菜鸡、彝家泉水鸡、彝家烤羊肉等等。彝家坨坨肉是用土生土长的高山跑山猪,山泉水煮熟出锅,再撒上盐、蒜水、花椒、辣椒面等调料制成,最为关键的是用一种叫做“木姜子”的彝家特色香料搅拌均匀,这就是大块吃肉的最好写照,夹起一坨色香味俱全的坨坨肉,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回味无穷。两坨肉下肚后如果感觉到油腻,马上喝几口圆根酸菜汤,那滋味简直欲罢不能。
“邛人部落开先河,司马相如定嶲州,南丝路上马蹄急,零关桥头险滩多,大洋堆里藏故事,南诏烟云任蹉跎,红军从咱家乡过,长征路上传奇多……”永不褪色的红色文化和薪火相传的精神飘扬在西昌市礼州镇田坝村,在无声的岁月里熠熠生辉。
西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四川民间艺术有哪些、历史底蕴深厚,1935年5月,红军长征经过礼州,在此驻扎了6天6夜,为红军抢渡大渡河和“彝海结盟”的壮举奠定了坚实基础,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影响深远。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礼州镇田坝村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花卉种植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描绘出了一幅绚烂多彩的乡村新画卷。现有红军长征过西昌陈列馆、红军长征广场、红军井等红色文化,正在打造成更接地气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而位于原四川省青年农场遗址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西昌纪念馆,则展示了知识青年那段特殊的历史。这里的展品包括知青档案四川家乡的风俗作文、材料、知青生活学习用品、文学、绘画、音乐作品等,许多都是由知青捐献的珍贵文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