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巴蜀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四川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四川男人怎么样,也是推动四川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必由之路。党的以来,四川省进一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重视巴蜀文化历史和巴蜀文化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四川社会科学工作者就如何进一步传承巴蜀优秀文化,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展开了研讨。
巴蜀地区是长江文明的发源地,在巴蜀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四川男人怎么样,巴蜀各族儿女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
巴蜀有史以来是第一个国家王朝夏朝的奠基者、“功高盖三皇”的“圣王”大禹的故里,也是“大禹治水”伟大工程的肇始地,在这里产生了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大禹文化。商周时期,巴蜀地区产生了与黄河文明交相辉映的以金沙、三星堆为代表的长江文明。两汉时期,巴蜀曾经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涌现了王褒、扬雄、严君平、司马相如等文章大家。唐宋时期,巴蜀文化更被推向一个高峰,巴蜀地区不仅成为全国雕版印刷和绘画艺术中心,而且云集了李白、杜甫、白居易、陈子昂、苏氏三门等文学大师。由于巴蜀地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在历史的长河中还形成了海纳百川人文情怀不可缺作文、包容开放的移民文化,与汉、藏、彝、羌各民族同舟共济、血浓于水的民族文化。巴蜀文化虽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它从来就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一道共生共长,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巴蜀文化不断累积、传承和创新,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五四运动前后,朱德、、陈毅、聂荣臻、赵太炎等一大批巴蜀儿女,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东出夔门,远涉重洋,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唤醒在封闭中沉睡的巴蜀。国内战争时期,中国党创造了以红军长征、川陕苏区、将帅故里、红岩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为巴蜀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四川男人怎么样。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巴蜀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延续。
改革开放为巴蜀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今天,巴蜀优秀文化既包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包含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在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基础上凝练形成了特有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同舟共济、团结奋进”的感恩奋进文化。如今,这种感恩奋进文化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巴蜀优秀文化既是巴蜀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文化软实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巴蜀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加强对巴蜀优秀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提升巴蜀文化对巴蜀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凝聚力;加强对巴蜀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提升巴蜀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加强具有巴蜀特色、巴蜀风格的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提升文化精神食粮的供给力;加强对巴蜀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升巴蜀特色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的竞争力;加强巴蜀优秀文化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提升巴蜀优秀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让巴蜀优秀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作出更大贡献。
康巴地处历史上“民族走廊”中心地带,自古便形成了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居的格局。藏族占总人口70%以上,其余为汉、羌、彝、回、蒙、纳西等民族。藏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在此长期和睦共处,藏文化与汉文化及其他文化在此兼容共存、交流吸纳,互为补充,形成了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的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康巴文化,鲜明地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极具包容性和多样性,堪称我国民族和谐共处的一个典型。
康巴文化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和谐兼容、交融互补。上世纪30年代,美籍生物学家约瑟夫·洛克将康巴地区这一特殊文化生态介绍于西方后,衍生出“香格里拉”文化概念,国际上将康巴地区视为“香格里拉”,赋于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不同文化和谐兼容、人与人和谐共处”的文化意境,令无数国内外人民向往。
康巴地区与四川内地的经济文化关系密切,尤其是康巴藏族与汉族的文化交流融合最为显著。例如,蜚声世界的《康定情歌》就是在川北汉族“溜溜调”的基础上,融入藏文化元素而成的;康巴的“噶孜”画派,是藏族著名的画派之一,以细腻、精美著称;康巴的藏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许多汉地戏曲(如川剧、秦腔)的乐器和艺术表演程式;康巴是著名的“南派藏医药”文化发祥地,南派藏医藏药大量吸取内地中医药的成果,结合四川藏区的药资源,创造出享誉海内外的独特藏医药文化。
康巴藏族历来有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的习惯,尤其在康定、巴塘、松潘、金川等商贸集镇与农区较为普遍,血缘的交融,更加深了文化的交融,在许多藏汉通婚的家庭中,既保留了藏族的传统生活习惯,又融入了汉族的一些文化成分。《孝经》、《三字经》和佛经一起,成为许多家庭的藏书和家训。在木坪土司、明正土司、瓦寺土司这样的上层人士中,更设有家塾,聘请汉族师爷和藏族共同教授自己的子弟。故四川藏区历代土司子弟中不乏能诗会赋之人。巴塘、康定等地不少藏族青少年进入国学或教会学堂,成为精通双语,融会藏汉、中西文化之士,产生了刘家驹、扎西泽仁等现代学者。将其他民族文化吸收整合,融入于本土文化之中,极大地丰富发展了康巴藏族文化,也加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康巴文化中一直凸显着强烈的祖国认同观和爱国主义传统。每当祖国面临危亡之时,康巴的藏、羌等各族儿女总是同仇敌忾,奔赴前线,精忠报国,表现了崇高的爱国情操。在清代几次反侵略的重大军事行动中,四川藏区的男儿都曾积极参与。鸦片战争中,在帝国主义洋枪大炮的攻击下,他们毫不畏缩,前赴后继,历经血战,捍卫祖国。红军长征时,为支援红军北上抗日,康巴藏族人民把粮食、马匹支援给红军,保护和照顾伤病员,为藏汉亲情增添了特别的一页。深入发掘和宏扬康巴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交融特色及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我们增进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着重要价值。
在多样文化背景下如何认知、理解和诠释四川的文化特色,联系现实,建构新的文化语境,把四川特色文化融入文化软实力战略当中,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巴蜀自古人文荟萃,许多文豪大家、文化作品出自四川。四川的两汉文化、三国文化、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川剧艺术、抗战文化、红色文化……无不堪称翘楚,正如近世历史学家刘咸昕所言:“宋一代之史学实在蜀,此当就六朝以来南北文化论之,盖自永嘉南渡,文风南盛而北衰。唐以科举取士,又重门阀,不重乡贯,士多以官为家,始聚于北。五代之乱,北纬兵躏,惟吴、蜀二方多收文士,北宋资之以开一代之文,欧、曾、王、苏其著也。宋复南迁,得有吴、蜀,掌故文献,蜀人保存之力为多。”苏轼开创豪放派词,传遍大江南北;黄庭坚,陆游、范成大流寓或宦游四川多年,后又出川四川男人怎么样,留下脍炙人口的佳作。绘画艺术,五代时期西蜀和南唐成为全国两个绘画中心,隋唐五代时期,中原许多画家流寓四川,玄宗年间,画圣吴道子曾两次入蜀,开创山水画派;雕刻艺术,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石窟艺术达到高峰,与宋以后北方石窟艺术渐趋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宗教文化,从魏晋南北朝到清代,四川寺庙、道观等建筑以及石窟艺术、塑像、音乐等表现宗教文化题材的艺术快速发展,宗教文化与民间艺术的融合,体现出四川艺术独特的发展趋势。在说唱艺术等中国民间艺术发展史上,四川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宋代成都等地“游尝”之风畅行,瓦肆、勾栏兴起,形成南北民间艺术交汇,百花争艳的局面。民间艺人创作了宋杂剧、元诸宫调等新的艺术形式。南北词派、南北音乐、南北歌曲演变有序,风格独特,兴盛一时。多种类型汇聚四川男人怎么样、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形成巴蜀文化艺术鲜明的包容性特征。从历史来看,四川文学和艺术领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建树。
当代四川文化,如改革开放30年的改革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抗震救灾精神等,极具创新性。四川是打工大省,仅以农民工群体为例,30年来他们有多少悲与喜,如何给以艺术呈现?抗震救灾凸显了坚韧不拔的四川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刷新时代的精神坐标,感动中国;以阿来、麦家等作家为代表的精品文学作品树起座座丰碑。这些都是四川文化创新的出发点。作为文化大省,近年来四川省注重文化创新,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四川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有很多在沉睡中,四川特色文化的开发还缺乏系统策划。比如,四川是道教发源地,是佛教的重要孕育之地,也是理学重镇。儒家的仁爱思想、自强不息的精神,道家的人与自然合一思想、禅宗的超俗、出世间与入世间等思想文化精华,在四川都有很深的积淀和氛围。用小说、电影、电视、动漫等现代文化手段将其呈现出来,有很好的创作空间。
我们不仅要注重文化载体建设,更要挖掘巴蜀文化的内涵,我们不能仅仅使一座文化富矿成为博物馆文化,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层次上,必须成规模推出文化精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市场配置来看,要使四川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并使其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的一部分。
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产业提高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高度,为实现由“文化大国”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指明了方向,也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大、更高的要求。
成功的文化产业打造,源于对文化资源的创意。文化产业是否成功,最终要由老百姓来检验。为此,就必须力戒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真正将文化产业变为文化惠民工程。衡量文化产业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看文化产品能否实现由静态向活态的转变。随着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普遍提高,文化产业要以鲜活生动的形态引导人们理解自己的文化,文化产业才能“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当前,《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等一批以“迁徙”为主题的影视作品的热播,为文化产业的打造提供了有益启示。迁徙题材的文化作品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在于它牵动了人们的根源意识。在所有精神文化需求中,追寻人的生命起源,叩问“我从何来”,则是与生俱来的、最基本、最质朴也是最迫切的需求。因此,应强化一些迁徙题材的文化产业的开发力度,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比如,发生于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动,就是四川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移民史上的重大事件。围绕“湖广填四川”移动,深挖文化寻根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不仅有助于从源头上认识四川的省情、民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时还能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加新的推动力。
近年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在整合相关院所研究资源的基础上,培育了以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为特色的新学科。该学科坚持构建以“湖广填四川”为特色的学术优势,承担了以“区域文化整合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麻城孝感乡’现象的历史解读与认同建构”为代表的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重点研究课题,创作出《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四川客家》等一大批深受民众欢迎的精品力作。
发掘以文化寻根资源,开发迁徙题材的文化产业,是时代的热切呼唤。在中华大地上,以生死迁徙、文化寻根为题材的文化产业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享誉全国的大槐树、河南光州固始县、广东南雄珠玑巷、山东兖州枣林庄、江苏苏州阊门、江西鄱阳瓦屑坝、福建宁化石壁村、湖北麻城孝感乡八大移民圣地,是历次移动的直接产物,也是一道独特的移民文化景观。沿着先祖的足迹,重走迁徙之路,解密尘封的历史,体验文化苦旅的坚韧与沧桑,将给每一位寻根者带来深刻的精神感受,从而更好地守护住自己心中的精神家园。这为推进这一领域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如抓住这一时机,从中吸收和提取可感性、生动性、亲切性的创作素材,打造贴近百姓生活实际,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文化产业,是大有作为的。
巴蜀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四川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四川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必由之路。
巴蜀既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巴蜀儿女创造了巴蜀地域特征明显的灿烂文化。我们要加强巴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加强对巴蜀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人文情怀不可缺作文,加强巴蜀文化典籍和出版工作,推进巴蜀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加强巴蜀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党的以来,四川进一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重视巴蜀文化历史和巴蜀文化现代化问题的研究,相继实施了《巴蜀文化通史》、《巴蜀全书》等历史研究和文化典籍整理出版的大型文化工程,推出了《巴蜀文化图典》、“巴蜀文化研究丛书”等一大批优秀出版物,开展了全民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传承和调研活动,保护和打造了一批巴蜀文化名城名镇。“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组织了抢救藏羌民族文化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文化重建,特别是灾后文化重建针对灾区多样文化特点和区域特色,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大发展。
巴蜀文化深深植根于巴蜀的土壤,凝聚着巴蜀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巴蜀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但是,巴蜀文化要发展就要推陈出新,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巴蜀文化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把对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融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融入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融入到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中,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近年来,四川大力弘扬巴蜀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四川省社科院在巴蜀文化、康巴文化、客家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四川文化工作者开办了普及巴蜀文化的“金沙论坛”,把优秀的巴蜀乡土文化编入教材、图书,使文艺节目进学校、社区、乡村。
在几千年巴蜀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名人文化、古镇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产品,它需要通过智力、知识和创意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再转化为满足市场需要的文化产品。近年来,一大批具有鲜明巴蜀文化特色的文化企业、基地和园区,如三星堆文化产业园、锦里一条街、宽窄巷子、三圣花乡、中华彩灯文化园、建川博物馆群、九寨沟演艺产业群和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等应运而生,并产生了集聚效应,带动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四川的文化产业发展仍面临很多问题,表现在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离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加快巴蜀的文化产业发展,就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市场主体,扩大文化消费,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