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特点有哪些四川自然和人文特征

  • 2023-08-04
  • John Dowson

  在电视里报纸上网络中,每当看到有报道农村的珍闻轶事,我都要多看几眼,把那里的风俗习惯与家乡的民风民俗比一比,看看有哪些不同

四川文化特点有哪些四川自然和人文特征

  在电视里报纸上网络中,每当看到有报道农村的珍闻轶事,我都要多看几眼,把那里的风俗习惯与家乡的民风民俗比一比,看看有哪些不同。通过比对,我发现家乡的年俗还是颇有特色的。

  在我的家乡,说年俗忆年俗,主要是指农历新年——春节。它一般是从上一年的腊月廿三到次年的正月十五止四川自然和人文特征,前后共23天,俗称过年。在腊月廿三年开始的这一天叫“小年”,不论是大家还是小户,“小年”这一天对他们来说都是最忙碌的。早上起来,人人都要参与到大扫除中去,包括洗衣浆裳四川自然和人文特征、除旧布新、杀鸡宰猪、烧香拜佛、叩头迎小年等等。在我的记忆里,农民辞旧迎新最初的方式方法是清晨放鞭炮中午烧纸钱祭先人敬灶神晚上再放鞭炮再叩首,以示虔诚!从腊月廿三到卅晚上即“除夕”,人们就开始为正月初一至初四“过大年”做准备工作了,有的捕魚捉虾,有的清塘挖藕,有的磨豆腐,有的赶集买几刀大黄纸几挂鞭炮几副对联几幅年画……不管瓦房草房,家家户户都要装饰一新。过去,农民“备年货”,讲究的是年画窗花,什么大胖小子、大鲤鱼、李逵、京剧人物最受青睐;走亲访友赠送的是大枣、红糖、桃酥等小礼物,就觉得很“大气”“体面”了。如今,农民过年已“旧貌换新颜”,舞龙灯踩高跷已成为历史。年初一街坊大拜年,男女老少纷纷穿上新衣服,个个打扮得俏俏的,人人从村头拜到巷尾,一路祝福,一路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他们这支新年祝福队伍已形成多年,成为传统,其原则是宁可少一村不少一家。他们这样做旨在营造节日气氛,达到睦邻友好的目的;年初二拜舅舅、年初三拜姑姑、年初四拜老岳父,他们不再是靠步行骑自行车坐拖拉机,而是用电动车四川文化特点有哪些、小汽车代步,可谓是“多快好省”。去年,我看到我侄子驾着电动车去拜两个舅舅,馈赠的礼物是高档酒高级牛奶高等营养保健品,而且速去速回,不再在舅舅家吃午饭了。记得四川文化特点有哪些,我小时候去拜舅舅,从我家到舅舅家有十几里地,完全靠步行,赠送的礼物只有一包红糖,舅舅回赠的“压岁钱”是一角、两角、五角……从未超过一元;而现在,我在老家过年看到的是外甥去拜舅舅得到的“压岁钱”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大年过后,便是农民自由互动日子,直到正月十五过元宵节,他们才宣告“春节”结束。

  在这些日子里,我看到最多的是城乡差别在缩小,城乡正在走融合发展之路。昔日的农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住的是草盖房,吃的是“瓜菜代”。现在,经过改革开放政策激励,农村劳动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已由过去的单一粮食生产转为多种经营,使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吃穿用”再也不必犯愁了。他们的生活水准有的甚至可以与城里人一比高低。“吃穿用”开始重质量讲档次,住的是楼上楼下,房间有电灯电话,出行有车代步,生活处处充满自豪感。年轻人开始玩时尚,与城里人一样,能够紧随时代脉搏跳动,做到与时俱进。什么电脑、手机、信用卡、微博、微信、QQ,他们样样应用自如,有的因此走出国门,踏上留学之路;有的因此成为富庶门第;有的因此当上打工仔头头;有的因此做了工厂主,圆了老板梦;有的因此进城买房,摇身一变,成为城市一员了。也许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来来往往,才使农村城市化步伐得到进一步加快。

  家乡的年俗最大功能是辞旧迎新。从前,由于老年人思想保守,接受不了新鲜亊物。他们放的“辞旧迎新”鞭炮都是短挂小鞭炮,长挂小鞭炮还舍不得买,也舍不得放,大鞭炮只有二踢脚一种。尽管如此四川文化特点有哪些,还遭到一些人的“白眼”。他们认为四川文化特点有哪些,这样做会把“财神爷”轰跑了。所以,家乡过年在二三十年前放爆竹的人家屈指可数。我家老父亲当时属于脑袋比较开化开放的农民。他每年腊月廿三午饭前均要备足酒菜,敬“灶神”谢“土地神”,晚上还要放一些大小鞭炮。虽然规模花色品种与现在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在那个年代那个时候还是算得上一流的四川文化特点有哪些。因为那时家乡经济欠发达,人们把钱看得很重,一般不乱花一分钱。而今时代不同了,农民通过科学种田打工经商做买卖,腰包鼓了,生活富裕了,站在我面前的农家兄弟姐妹好像与我没有多大差别,有的日子过得甚至比我还好,更加有滋有味。在卅晚上在大年初一凌晨,当我看到父老乡亲守夜迎新年放鞭炮的宏大壮观场面时,着实被他们的所作所为折服了惊呆了。没想到他们放的鞭炮有几十种,从地上跑的到天上飞的应有尽有,有的直插云霄,有的漫天飞舞,有的爆炸声不断,有的流光溢彩,与人的欢呼声笑声连成一片,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描绘家乡年俗的壮丽画卷。

  家乡过年,也是纪念先人的节日。因此,在春节期间,我格外怀念我的老父亲。他年轻时候也属于美男子之列,不但身材魁梧,而且个头有1.8米高。可惜,当年他为养育我们6个儿女,终日劳作,早早就累坏了身体。据说,我父辈老家原在山东,祖上曾有多人在衙门做官,后来因性格刚强,勇于打报不平,而走向衰败,不得已才从山东带着“一担挑”家产来到江苏农村“避难”,过上了“田园”生活。然而,尽管到了一个新地方谋生,我爷爷的“病”仍然未改。他还是喜欢帮人家“打报不平”。由于他身材高大,走路大步流星,人家给他取了一个绰号——“飞毛腿”。有关这些情况,是我老父亲在过年烧香祭祖时说的,否则我是不会知道的。但听完这些之后,再对照一下我的老父亲,他又和爷爷性格能差几分呢,虽然老父亲已辞世多年,但我每每回忆起老父亲怀念爷爷的话,使我感到非常心酸——老父亲活着的时候,是个勤劳好胜爱面子之人。他为我们6个儿女能够吃的饱穿的暖,天天起早贪黑四川文化特点有哪些,劳作不止,有时为了多挣点钱,肩挑一百多斤披星戴月从几十里以外贩卖货物,不知吃了多少辛苦,流了多少汗水……今天,我只能像老父亲过去逢年过节祭拜他父亲一样,对老父亲说上几句敬仰慰藉的心里话,祝他在九泉之下,与母亲一起自己照顾好自己!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近几年春节我都是在老家过的,与亲人团聚感受颇多,其中家乡过年内容丰富多彩一年比一年热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为,家乡的年俗之所以经久不衰,原因就在于“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像富裕起来的农户自掏腰包为乡亲父老放电影请剧团为左邻右舍唱戏的事儿,这在过去缺吃少穿的年代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现在却成了流行色。在这里,我衷心祝愿家乡的年俗随着年轮的转动更加充满时代感,不断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